明星人设崩塌,对“职场人设”的一些启示
明星人设崩塌,对“职场人设”的一些启示
2021-02-08 11:16:14
12
0
这两天被zs的一个又一个瓜,砸的头晕。不是瓜太大,而是瓜太迷。
“学霸风波、抽烟事件、扎堆离婚、代孕风波”,大部分明星在荧光灯下的人设,尤其是苦心经营的人设崩塌之后,会带来一连串的负面效应。
01 从明星人设,聊一聊“职场人设”
有一期《圆桌派》,请来了编剧汪海林,依旧是窦文涛、蒋方舟和马爷坐镇。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:人设。
汪海林说:娱乐圈相当一部分传闻是真实的,但真实的未必是真相。
在资本的推动下,大家对明星越来越严苛,也就看到越来越多人设崩塌的案例。
实际上很多明星的人设背后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,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链条,甚至连结婚和离婚都受到资本方的影响。
明星人设的崩塌,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家越来越熟悉一些套路,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在人人皆媒体的时代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挖掘、放大,最终狐狸尾巴藏不住了,导致人设崩塌。
其实换个角度来说,明星是一个职业,具有一个职业所需要的基本属性。
我们作为职场人,也都有自己的“人设”。或者可以理解为标签、定位、个人品牌等。
我们的同事在第一次见面、第一次交流时,就会对我们有一个初步印象。
“自信”、“靠谱”、“成熟”、“外形优势”、“专业能力强”、“不细心”、“情绪管理能力差”、“外向善沟通”等等。
在不断的交流中,我们的某些特点会被不断的加强和补充,逐渐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,也就是我们的人设。
人设不是洪水猛兽,能够正确认识的话,正向的职场人设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。
02 职场人设背后的动机
除了基层员工,我们所熟知的大佬,都有自己的人设,一旦面临商业冲突,也都需要承担人设崩塌的风险。
京东老板刘强东把员工当做兄弟,为基层谋了很多的福利。
顺丰老板王卫在上市的时候,把被客户扇耳光的员工带到敲钟现场。
玻璃大王曹德旺有一个员工家属生病,他花了200万给员工看病。
最初人设的建立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,当我们意识到“职场人设”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或者苦恼时,便可以去主动的改善或者利用,以便让我们在职场中更加有竞争力、话语权和高效。
动机1、为了打造自己的特色,增加辨识度
职场人设有很多情况,是特意营造的。
特劳特在《定位》中提到: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,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品牌。
定位理论除了适用于商品、品牌、企业,也适用于在职场中的我们。
如果你的人设是PPT达人,那别人在PPT方面有问题,肯定来请教你。
如果你是跑步达人,身边有朋友想跑步的时候,也都会来请教你。
如果你精通某个理论、或者在某个行业有专有的经验,那你在职场中优势会更加凸显。
如果你是在团队中第一个建立这种人设的人,会更加容易让人印象深刻。
动机2、为了顺应生存法则,做利己主义者
职场中有一句话,话糙理不糙:对人说人话,对鬼说鬼话。
每个人在脸上都有一个面具,不让人轻易看透,也不会只扮演单一的角色。
当主管的时候,当经理的时候,当总监的时候,在团队中所要扮演的角色,在他人眼里要呈现的样子,都是截然不同的。
人设需要运作,职场不谈绝对公平。
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越善于调整自己的人设。
这也是职场的生存法则,在不同的阶段、不同的状态下,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改变。
3、为了更高效的工作,用好杠杆率
我们的工作岗位职责,实际上也是一种人设。
因为我们无法在一段时间内了解一个人,有了人设,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协作。
滴滴有一个传统,喜欢创建FT小组(Feature Team),对于一个新成立的项目,把项目相关的人员建立一个虚拟小组。
每个人可能参加了N多个小组,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人设,各司其职,高效协作。有点类似于稻盛和夫京瓷公司的阿米巴模式。
如果在职场上有几个突出的人设,就可以更加快速的参与到其他重要项目中,让自己快速升值。
03 走出人设误区,建立个人品牌
马伊琍在《圆桌派》中谈到和陈道明老师一起演《我的前半生》的时候,发现陈道明哪怕没有戏要准备,也会在一旁静静地站着看,一句话不说,一看看好久。
马伊琍因为好奇问起来的时候,陈道明老师说:希望跟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应该怎么演戏,看看自己还可以做哪些调整和改变。
人设并不是一个贬义词,在商业环境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。
即便不是像陈道明老师这种自带强大能量,不用为商业太多弯腰的人。
我们普通职场人是需要通过商业化运作达到最大价值的,或者把职场人设换个词:个人品牌。
只是个人品牌以前更多在自媒体圈或者自由职业者身上,对于普通的职场人士,也需要去建立自己的人设,经营自己的品牌。
再举一个老同事阿文的例子,从一个PPT设计爱好者,到年入百万的90后,聪明+努力的背后,也是个人品牌极致化运作的表现。
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,本职工作是大部分收入来源,未必要做到那么深入,但学会了建立高杠杆的“职场人设”,会是很好的价值扩大的动力来源。
建立个人“职场人设”,有几个步骤和方法,供大家参考。
1、先定目标:结合自己的性格和优势,清晰定位自己的个人品牌
定位要能突出你差异化竞争的优势。
比如你是营销岗位上最会演讲的,技术宅男中最会写作的,活动策划中最懂设计的。
2、再定标准:向该领域内牛人看齐,以高标准要求自己
学会向业内的牛人学习。他们对自己的标准是什么,他们是如何思考的,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人设。
3、坚持行动:建立个人知识体系,快速的学习和实践,持续深耕,建立口碑
要能把人设打造成足够深且可以不断拓宽的护城河,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,建立个人知识体系,并通过写作或分享的方式,把自己的见解传播出去。
4、参考原则:在不同阶段,建立不同的人设
人设不是固定不变的,我们在职场的不同阶段,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以及岗位需求,经营不同的人设。
5、保持回顾:好的人设,不会轻易崩塌
人设之所以崩塌,是因为想投机取巧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。
如果建立的是正面的、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人设,要付出很多的努力,也就不那么容易崩塌。
职场人设的出现,来源于职场商业环境中,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需求。
但同时我们也要守住本心,虚伪的人设是不受尊重而且早晚会崩塌的,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,去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,去做更好的自己。
洋松果,90后,《成事法则》作者。今日头条职场领域优质作者,卓越职场达人。多篇文章被36氪、领英等平台转载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题图来自 Unsplash,基于 CC0 协议
关键词
职场人设
0个人点赞
0个人收藏
评论
添加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