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投放新人的自述:0基础入门如何找渠道?如何做投放?
一个投放新人的自述:0基础入门如何找渠道?如何做投放?
2020-07-17 11:11:03
17
0
很久没有更新,这大概是源于转投放的不适应,以及没有精力来写自己的想法。但我还是要抱着总结和学习的心态,来复盘一下如何去找渠道,如何做投放,虽说投放这块我一塌糊涂,但是也算踩过一些坑了~
我必须要在每天踩坑之余,不断总结和复盘,自己掉坑的经历,以及做投放以来的一些感受~
当我以前拿到一个目标,需要找渠道,我脑海中的第一想法是:
1.列出所有渠道:
按照广告类型分类:线上广告、媒体广告、户外广告、社会化广告、App广告、BD联盟。
以线上广告为例,有以下的分类:
1、搜索渠道:以百度举例,其他类推。百度品专、百度华表、百度知心、百度阿拉丁、百度关键词、百度网盟、百度DSP...
2、联盟广告:百度网盟、搜狗网盟、360网盟、谷歌网盟等
3、导航广告:hao123,360导航、搜狗导航、2345导航、UC导航等
4、超级广告平台:广点通、新浪扶翼、今日头条、陌陌、网易有道等
5、T类展示广告:腾讯网、新浪、网易、凤凰等
6、各大app商店、各大app的banner位
7、各大社群、公众号、小红书kol
.....
按照投放目的又可以分为:
引导下载。可选择的渠道有app商店、各大app信息流广告位、各公众号...
引导注册。可选择的有公众号、app、抖音、小红书、信息流...
引导进社群训练营。可选择的有公众号、朋友圈信息流、app...
面对如此多的渠道和策略,我的内心感觉大海捞针,迷失在渠道的多样和不确定中,我找不到方向,也没有把控的能力。在这种情况下我进行了求助。
其实并不是应该先选渠道,选择一定是在建立在明确产品和流量的情况下的。
我们不妨先问自己2个问题:
什么是流量?
最大的流量池有哪些?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?
我们到底是在找渠道还是找适合的流量呢?我也不断的询问自己,在实操后,我把找渠道分成了以下几个步骤:
一.对外前先对内,充分了解用户和产品。
曾经我也对于做渠道和流量信心满满,看着一些比较好的个案,觉得自己也能做得很好,觉得既然这个流量池够大,既然有类似的案例,就说明我做的也很有空间和市场。
然而,我第一步就错了。我对于产品和用户画像的了解很少,过于想当然,就比如k12教育的人群不等于语言培训的人群,比如用户画像的典型特征等等。
关于用户画像和产品,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说明你开始了解呢?
第一,明确说出用户年龄分布、主要城市、爱好习惯、职业、男女比例、消费水平;
第二,明确产品能够解决用户哪些问题,是在哪些场景下用户选择了我们和了解我们;
第三,能够明确说出我们的竞品,差异化;
第四,了解客单价,主要套餐,主要销售策略。
关于了解用户画像的工具: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系统和百度指数等工具
二、明确投放目标和投放方式
在选择投放前,你需要问自己:
我可支配的投放经费是多少?
我投放的目标是什么?引导注册,引导下载?
我投放的指标是什么?leads成本?roi达到多少?我需要对哪些指标负责?
我投放的方式是什么?搜索引擎?kol投放?信息流投放?
我投放过程可以调配的资源是什么?要投的产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?
我选择的渠道和投放方式能否达到这个目标?符合我的产品和用户画像?
在这里为大家普及一下主流的3种投放方式:
搜索引擎:
使用特征:主动搜索
投放关键:关键词
信息流:
使用特征:被动接收
投放关键词:预算/媒体用户量/竞争对手出价
kol:
使用特征:人设+信任
投放关键词:内容
在这一步需要选择适合的投放方式,根据产品和预算,还有公司产品和投放部门过往的经历去做判断,哪些已经尝试过,哪些还可以再试水。
三、确定投放方式和渠道,对接确定是否需要代理商
在这一步,我是真的遇到了一些坑。举个小例子:
A代理商:全国代理、案例较多、返点高
B代理商:某区域代理,权限小,告诉我没有A这个代理公司(后面证实AB都是真实代理,被诋毁的A反而权限更高)
C代理商:这个渠道不好做,roi低,你跟着我做xxxx吧....
弱小的我在经历这一步也是醉醉的,这就需要你的火眼金睛啦~
在这里给几个tips给你们:
第一次如何和代理商对接?
....
一定要多看几家,并且要多问案例,看看同行是否有过投放经历。如果可以的话,一定要问清楚同行投放的案例、leads成本、roi等等。
四、筛选和确定,签订合同
一定要确定好时间、付款方式、合作流程。
五、素材准备
和乙方一起配合素材,为投放做准备,并且制定相应的维度来判断投放素材是否符合标准。
六、数据跟踪
判断官方数据链接、以及公司的链接是否能够检测各个漏斗的数据情况,帮助跟踪和检测效果。
七、销售跟单
当leads到底销售端口,需要不断地比对各个率值,随时和销售进行沟通,监控和保证投放效果,真正做到对投放的结果负责。
八、投放优化
评判本次投放的各项数据,和之前投放前的预算数据做比较,优化和升级,确定是否要再投,投多少?如何优化,制定相应的策略。
1.不了解用户画像就开始找渠道。
评价:这点已经在前面说过了,这样找很难保证投放精准。
2.以过往的用户画像去一味推断需要投放的渠道,过于迷信过往案例。
评价:考虑用户的精度与广度的关系。
3.过于相信代理商没有验证的话。
评价:货比三家。
漆漆,栀枝翰林院专栏作者,资深在线教育运营人,个人公众号:运营访谈录,专注于分享k12战场的社群运营实战经验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题图来自 Unsplash,基于 CC0 协议
0个人点赞
0个人收藏
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
评论
添加表情